實行“人車分流”的橡樹灣小區,就是否開放空置的273個地面車位,業主吵得不可開交。
近,實行了10年“人車分流”的橡樹灣小區,卻遭遇了一個現實難題。
地下車庫車位不夠用了,一些“停車難”的業主希望開放空置的273個地面車位;這一提議卻遭到另一部分業主的強烈反對:一旦開放地面車位,意味著犧牲小區安全、靜謐的生活環境。一邊是車子沒處停,另一邊卻是地面停車位閑置著,“兩派”業主為此吵得不可開交。
那么,“人車分流”小區的地面停車位,究竟該不該開放呢?
車位1:1配比停車仍難
自2009年竣工以來,楊浦區橡樹灣小區一直實行“人車分流”的管理模式,業主與物業公司一致決定,只開放地下停車庫,地面停車位只在居民搬家、結婚等特殊情況下,向物業提出申請后,才可以在小區的地面車位臨時停放幾小時。
但自2018年開始,這個實行了10年的“人車分流”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,因為小區的車位供不應求了。
據統計,橡樹灣小區共有1392戶居民,停車位總共有1395個,其中地面車位273個,其余為地下停車位。
一位業主表示,10年前開發商提供的車位配比是1:1,照理說是夠用的,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業主購買了第二輛車甚至第三輛車,小區的停車問題遭遇了越來越嚴峻的考驗:不少業主停車不規范,導致地下車庫的車輛不能正常進出與行駛,業主們對此怨聲載道。
業主程先生說:“買了車位的業主,可以確保家里 輛車停進地庫,但是有人沒買車位也停車,或者有人買了一個車位但把家里第二輛、第三輛車也停進地庫,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就亂成一鍋粥了。”
2018年3月,為了治理小區地下車庫的停車亂象,在居委會、業主代表、物業的三方溝通下,共同決定以搖號包月的形式面向業主出租,尚未售出的30余個地下車庫的車位,每月租金400元,三個月搖一次號,結果每次參與搖號的業主都有兩百余戶。
“當初制定這個規則的時候,業主們都是表決同意的,但后來因為搖不到號,有部分業主就反悔了。”程先生說,這些業主很快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那些未開放的地面車位上,要求物業開放小區273個地面停車位。
“開放地面停車位”這一提議遭到了另一部分業主的強烈反對,他們認為,這意味著橡樹灣小區引以為豪的人車分流將不復存在,駛入小區的車輛必然會和老人、孩子爭搶道路。
近日,因在“是否開放地面停車位”這一問題上針鋒相對,橡樹灣小區持不同意見的居民,均把各自的訴求,反饋給了楊浦區相關部門。
開放地面停車位訴求合理
一邊是要求開放地面停車位,另一邊是不同意開放停車位,負責管理服務小區的華潤物業相關負責人直言:“真的很為難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物業還暫未開放地面停車位。
那么,按照規定,橡樹灣小區的地面停車位究竟該不該對居民開放呢?
5月31日,經過新江灣城街道職能部門與法律顧問的研究得出結論,根據《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》第六十二條(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機動車停車位,應當提供給本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、使用人使用)規定, 部分業主要求開放全部地面車位的訴求合法合理。
在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的宋安成律師看來,根據《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》,街道的這一判斷確實是有道理的:“既然小區的規劃圖紙里有地面停車位,那么業委會就不能改變規劃本身的用途,停車位只能用來停車,業主們能投票決定的是車位如何分配以及如何收費,并沒有資格反對開放停車位。”
新江灣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兩年來,對于橡樹灣小區業主間的停車管理分歧,街道與居委曾多次出面協調,并積極聯系周邊有空余停車位的小區,希望通過提供更多車位的方式來化解矛盾。
接下來,街道相關部門將繼續與小區業主保持溝通,引導業主理性維權,同時督促房辦、居委會加快推進小區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籌建進度,待籌建工作完成后,就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停車問題征詢廣大業主意見,并根據表決結果明確管理模式。
新江灣城街道副調研員卞先生也表示:“要求開放地面車位的業主心里也知道,地面一旦可以停車,小區的品質必定受到影響,如果物業能夠從別的途徑解決停車難的問題,使居民意見達到 ,那么政府也不會干預小區地面停車位開放的問題。”
進一步考慮,如果小區地面、地下車庫的車位都已飽和,居民們想在小區地面開辟出更多停車位,又該怎么辦呢?
新江灣城街道房辦的陳主任表示,這需要2/3以上的居民同意,還必須向綠化部門提出申請,在相關部門批準之后,才有可能改變土地的使用性質。
[業主爭論]
支持方:購房合同涉及地面車位,要求開放合情理
近日,記者來到橡樹灣小區,看到小區里的道路約為兩車道寬,道路兩旁種滿了綠植與樹木。因為不允許車輛駛入小區,不少地面停車位的磚縫里,長出了綠草,整個小區很安靜,綠化保養得也很漂亮。
作為橡樹灣小區的一位業主,袁女士在這里生活了5年,家里有兩輛車,但當初小區開放購買地下車位時,她并沒有購買:“我家里有個90多歲的老人需要照顧,要看病負擔很重,一個車位三十多萬元,我們買不起。”
為了停放家里的兩輛車,袁女士向一位購買了地下車位的業主長期租用了一個車位,另一輛車則是通過搖號獲得了一個車位的租用權:“每三個月就要搖一次號,小區里等著搖號的人這么多,誰能保證每次都能搖到?地面車位為什么放著不用?”
當初的房屋預售合同顯示,橡樹灣小區的地面車位按規劃有273個,每月租金為150元。
袁女士認為,既然合同有此規定,如今小區車位不夠用,開放全部地面車位也就合情合理。
“搖號一年多以來,小區里有幾位鄰居一次都沒搖中過號,買了這么大個房子,難道連停車都得不到保證嗎?”袁女士質疑,當初開發商承諾的住戶與車位1:1,是建立在地面、地下車位全部開放的前提下,“物業遲遲不開放地面車位,肯定是不對的。”
從2018年開始,包括袁女士在內的小區部分業主,多次通過“12345”熱線等渠道向楊浦區房管局、新江灣城街道投訴,要求物業開放小區全部地面停車位。
袁女士說,因為停車難的緣故,她近期已打算將家里第二輛車賣掉,“既是為了緩解經濟壓力,也是難以找到停車位的無奈之舉”。
反對方:仍有地下車位未出售,想停車辦法是有的
袁女士等業主通過撥打熱線要求開放小區地面停車位的做法,卻引來小區另一部分業主的不滿。
呂先生便是反對開放地面停車位的代表之一。他告訴記者,橡樹灣小區干凈整潔,尤其以高綠化率稱雄新江灣,假如開放地面停車位,小區綠化面積勢必受到影響, 重要的是,地面行車對老人和小孩的安全都構成了隱患,而且還會產生噪音的問題。
呂先生直言,沒有任何規定指出,業主只要在小區買了房就一定要提供車位,而是說小區有車位對業主出售,業主有購買車位的權利:“我們來算一筆賬,買一個車位大概要30萬元,租一個車位的話只要400元/月,如果能保證每人都租到車位,那就太便宜了,誰還買車位?”
據透露,橡樹灣小區如今地下車位依然還有幾十個尚未售出。
“想要停車?你可以買車位呀!即便不愿意買車位,還可以搖號??墒?,有的人既不買車位又覺得搖號不穩定,還想確保自己擁有一個車位,這樣說得過去嗎?”呂先生直言,一些業主家里兩輛車、三輛車,如果沒搖到號,都會選擇在小區周邊的商場、街道、小區租借停車位,“辦法總會有的,只是有些人不愿意做。”
在呂先生等業主看來,地面停車位作為全體業主的共有財產,是否開放出租,應該在業委會的組織下由全體業主投票決定。
但目前,橡樹灣小區業委會還在籌備階段。據業主估計,還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組建完成。
呂先生等業主希望,在新江灣城街道的指導和督促下,小區居民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成立業委會,然后召開全體業主大會,再由全體業主投票表決地面車位的使用管理辦法。(轉自樂居網)
(5).jpg)